2014年巴西世界杯,虽然国足缺席,但“中国制造”闪耀赛场——从吉祥物到新能源客车,中国企业用实力证明“除了足球,我们什么都能造”!
背景:世界杯不仅是足球盛宴,更是全球制造业的“奥运会”。早在南非世界杯,“中国制造”的呜呜祖拉响彻球场,但彼时的义乌商家仅是代工者。到了巴西世界杯,义乌企业已从“卖货郎”转型为“造物主”——一季度对巴西出口体育用品同比增长41.7%,仅协成工艺便生产了100万面球迷旗帜。
“四年前我们只能代销,现在连吉祥物的全球定价权都在我们手里!”杭州孚德公司营销总监黄昆仑激动地说。他们拿下吉祥物“弗莱古”全球独家授权,零售价24.99欧元的设计与定价全由中国企业主导。国家行政学院董小君教授指出:“从代工到品牌化,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经之路。”
赛况: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外,中国北车的360辆地铁车每日运送超10万球迷;库里蒂巴市街头,南车新能源客车节油率高达40%,击败奔驰、沃尔沃等老牌劲旅。更惊艳的是场馆建设——三一重工起重机参与8座球场施工,同方威视的600台安检设备守护9个赛场入口。
“欧洲品牌交货要24个月,我们14个月搞定!”北车工程师李峰透露,他们研制的EMU电动车组承受363吨纵向载荷,全球仅3家企业能做到。巴西工程协会专家卡洛斯感叹:“中国速度和质量,重新定义了基建标准。”
关键点分析:
“过去代工一双球鞋赚5毛,现在卖自主设计的水壶能赚5块。”义乌商人王创歆坦言。数据显示,2014年世界杯相关中国出口额同比增56%,其中高技术产品占比首破30%。
影响:巴西世界杯成为中国制造的“”——哈尔斯首次拿下大中华区授权,销售额达4000万元;南车、北车在拉美市场份额飙升至37%,彻底打破欧美垄断。
“以前客户只认‘Made in China’,现在开始问‘Brand from China’。”三一重工巴西副总乌效卫说。国际足联采购负责人马克评价:“中国企业不仅会生产,更懂创新和服务。”
结论与建议:
“世界杯只是起点,我们要让全球记住中国品牌,而不只是中国工厂。”普华永体周星指出,2024年全球体育产业增长率预计达7.3%,中国若能抓住智能装备、虚拟赛事等新赛道,或将开启“中国创造”的新纪元。
巴西世界杯的绿茵场上,中国制造完成了一次漂亮的“帽子戏法”——从廉价代工到技术输出,从幕后生产到品牌授权。正如球迷调侃:“国足没去,但中国连草皮都是义乌产的!”这场没有中国队参赛的世界杯,却让“中国红”成为了最耀眼的底色。
发表评论